本篇文章1115字,读完约3分钟

“不要辜负丹青,经典复制名作展和中国传统艺术主题讲座走进百城百校校园”,肖鑫照片

北京,北京,11月19日(记者高垲)“著名艺术家经典作品展览暨中国传统艺术走进百城百校校园主题讲座”近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开幕。

此次活动由艺术教育品牌“师范大学形象”、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文化寻找力量”联合发起。这是美术教育系30年美术教育经验的创新尝试。讲座以解构现代25位著名画家的经典技法为切入点,通过音频和短片再现艺术家的创作场景,通过简单有趣的讲解让公众在短时间内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核心精髓。

“不要辜负丹青,经典复制名作展和中国传统艺术主题讲座走进百城百校校园”,肖鑫照片

“不是复制,而是还原这些大师画这幅画的场景。我不想教人们学习绘画技巧。我想要什么?我想要的是,通过我对每个人描绘的这些场景的解读,人们对这些作品感兴趣。”师范学院说。

在这些短片中,师范学院在用画笔还原经典名作制作过程的同时,讲解了许多与绘画和画家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也涉及到相关绘画类型的发展和演变。

相比之下,我们许多人,包括青少年,对西方艺术家如梵高、提香、伦勃朗有所了解,对西方艺术知识如印象主义和文艺复兴有所了解,但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画来说,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却知之甚少

师专认为,还原经典,讲解绘画和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对“教更多人理解中国画”有很好的效果。“首先,时间是一个问题,普通人花很长时间学习中国画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以短片的形式呈现经典作品的再现过程是非常合适的。第二种是“解构”,用绘画的笔触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非常直观有效

至于解释,师范大学强调中国画也需要“故事”,以使人们更有兴趣理解。因此,在他的“解构”解释中,他特别强调了画家自己的历史命运和他当时的生活状况。“对中国画的理解和理解不仅仅是色彩和笔墨的运用,更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是每一部中国画经典的背后。有许多人文历史背景值得探究。”

师范学院认为中国画和中国人之间的亲密应该是“自然的”。“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家,我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画背后的气质和情感与中国人相似。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公益教育的听众,老人,孩子,国家干部和农民。不管观众是谁,人们在突破了一些知识点后,往往很容易在情感上接近作品。我认为这很自然。”

这也可能是最初学习油画的师范学院对中国画痴迷十多年的原因。“我发现我对中国书画,尤其是中国写意和文人画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和疯狂的地步,我决定梳理我这么多年的学术研究,最后整理出240章,基本上是中国画、书法、篆刻、写意、花鸟、人物等。”

“现在人们有很多渠道接收信息。我希望充分利用这些方法,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文化。”师范学院说。

标题:在100个城市和100所学校举办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题的讲座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jy/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