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8字,读完约4分钟

小额信贷是中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农村扶贫工具,它已经发展成为支持城乡地区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和创新"的金融手段,在帮助打击包容性金融的"最后一英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县乡经济交流促进会、中国小额信贷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发展研讨会”和“从小额信贷到普惠金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25周年回顾与展望纪念文集”新闻发布会。小额信贷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回顾和总结了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发展现状,为中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方向。

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

自1993年引入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模式以来,小额信贷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5年。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的小额信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扶贫的涓涓细流到为大众和小微实体经济服务的普惠金融浪潮。

事实上,中国的小额信贷起源于公益小额信贷机构的扶贫行动。一些小额信贷行业研究专家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小额信贷自发展以来,已经具备了双重价值,即社会目标和金融目标。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减轻贫困;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普惠金融的特点。

具体来说,小额信贷自发展以来,其业务内容已经从单一的小额贷款发展到包括存款、支付、兑换和保险在内的综合性小额金融服务。其就业机构已从公益小额信贷机构的“佼佼者”发展到农民互助基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种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盛开”。

例如,自2005年小额信贷公司兴起以来,各县发放了小额分散贷款,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空白。到目前为止,小额信贷公司的数量已经增长到8000多家。在全国2800多个县(市)中,中东部地区覆盖率达到100%,西部除西藏以外的偏远地区覆盖率也达到90%以上,成为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帮助普惠金融事业的“生力军”。

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业内人士在会上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额信贷的技术手段也从手工操作发展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技术的应用,其理论和政策视野也从小额信贷扶贫产品和机制发展到包括宏观法律政策环境、中型基础设施和中介服务、微观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在内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些变化不仅是解决新时期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促进小额金融以帮助普惠金融的多项举措

应该认识到,虽然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的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如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小额信贷相关定义模糊不清、不统一,小额信贷业务统计调查有待完善,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属性和监管模式存在差异,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信贷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民金融知识匮乏、风险意识薄弱,金融技术应用中的“数字鸿沟”有待解决。

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与会专家认为,为继续推进小额信贷,冲击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应努力营造适合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是推进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包容性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要重视发展公益性或非营利性金融组织和具有社会企业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建立相对独立的普惠金融监管服务体系。加强中央和地方双层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培训建设。其次,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社会化,加快实施普惠金融二维统计体系,将基于实体经济划分的金融统计方法与基于金融自身业务划分的金融统计方法相结合。

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在小额信贷方面,要继续推进小额信贷规范化发展。例如,应尽快出台《无存款贷款机构条例》,以业务本质而非组织形式进行统一监管,为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农民互助基金组织等不吸收公众存款、实际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提供监管依据,实行严格的许可证管理,统一监管标准,实现全监管覆盖,防止监管套利。

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研讨会上,“从小额信贷到普惠金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25周年回顾与展望纪念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正式发行。《文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县乡经济交流促进会和中国小额信贷协会联合撰写,包括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全面回顾、总结和展望了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旨在推动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为实现扶贫和中华民族“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标题:践行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大有作为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