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2字,读完约3分钟

没有什么比“踩油门,踩刹车”这句话更能描述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了。

“踩加速器”是指在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鼓励下,生物医药产业正全速发展。而“踩刹车”是指面对国家医疗保险对药品降价的更严格要求,行业感受到的“冷”。

在最近召开的2018年中国生物制品年会生物制药投融资分会暨第18届全国生物制品研讨会上,许多投资者开始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步伐。

这个行业已经走上了“高速公路”

医学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尽管建行资本合伙人袁认为,目前行业“踩刹车,踩油门”,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袁更愿意相信“谁的驾驶水平高。”谁能创造好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内一系列药品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新药研发迎来了一个契机期。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采访时,袁描述说,生物医药产业已经从过去的“乡村土路”走向了“高速公路”。其中,资本市场对R&D新药企业的开放和积极态度无疑是一个加速器,它鼓励投资者和企业积极参与生物医药行业。

今年4月,HKEx修改了主板上市规则,允许无利可图或无利可图的生物技术公司在香港上市。截至目前,格力制药、百济神州、华菱制药和信达生物四家公司已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成立一个科学技术委员会并试行注册制度的好消息也增强了业界的信心。

机遇是存在的,但不应低估挑战。随着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开放,格力药业、百济神州和华菱药业都“破局”了。

许多投资者认为,市场估值高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原因。“目前的市场估值不是有点贵,而是非常贵。在香港上市的投资者也会赔钱,这很简单,就是他们在自己面前投资太多。所以每个人都必须适应。”SDIC创新的常务董事卢大中说。

在袁看来,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市场在不断地运行和调整,最终走向成熟。从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的表现来看,上市后几年的中断率也非常高。由于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时正处于研发阶段,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股价波动会更加明显。当前股价的涨跌是发展初期的正常情况。经过公司定价和市场定价的不断博弈调整,成熟市场将会相对稳定。

生物医药投资迎“冷静期” 资本瞄准创新性研发新风口

逐步转向创新研发

除了考虑投资回报,政策的走向也会影响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近年来,医疗保险通过谈判、批量采购等多种措施降低了药品价格,这也对创新药品提出了更高的降价要求。例如,17种抗癌药物最近被纳入医疗保险,平均价格下降了56.7%。

然而,由于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新药研发的投资往往是巨大的。卢大中说,如何平衡企业利润和医疗保险控制费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宋河资本医疗健康基金合伙人金扬指出,加入医疗保险是一把“双刃剑”。在看到效益的同时,企业也要做好成本控制,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空来满足降价的要求。此外,它还要求制药公司从销售产品转向出口整个服务系统,包括定价、投标和市场应用。

通和禹城董事总经理倪琳也表示,过去在研发第一种新药时,在制造抗体时,他并不太注意细胞系的产量,所以他认为制造它们会有好处。但现在不同了,所以要仔细考虑生产情况和药品价格是否能满足集中征收的要求。

过去,进口药品在中国上市的审批往往落后于国外5~10年。国内制药企业大多采用“美托”和“我更好”的策略,选择已上市或临床验证的成熟目标,制药特性强,开发风险小,开发同类产品,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吕大忠在会上表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如果产品大多是“我也”或“我更好”, 空的利润将会越来越小。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会有更高的盈利能力。

卢大中指出,这个行业中有很多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他说,中国去年加入了ich,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外国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正在加快。过去,中国制药企业可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产仿制药,但现在市场大门已经打开,外国药品基本上可以在中国同时上市。“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模仿,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甚至没有国际创新能力,将来就更难生存。”他说。这也迫使国内制药公司更加注重创新研发。

生物医药投资迎“冷静期” 资本瞄准创新性研发新风口

元和陈坤董事总经理张寒表示,传统上,许多制药公司比R&D更注重营销,即使他们在R&D也比创新型R&D更依赖R&D..目前,这种模式已经有了改变的机会,所以可以说“原始医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对医药市场的投资正变得更加理性

但是,在袁看来,没有必要担心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事实上,在所有国家,降低药品价格和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医药行业的结构调整。

袁说,中国的处方药市场约为1万亿元,其中创新药物占不到20%。如果按创新药物市场2000亿元计算,其中75%被跨国制药公司占据,国内生产总值不会超过500亿元。在剩余的8000亿元市场中,中药占3000亿元至4000亿元。

袁指出,如果中国的药品结构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整,即使医疗保险控制费用变得更加严格,创新药物仍将有很大的发展。首先,应根据临床疗效将无效药品转出,并通过一致性评价压缩仿制药空室,降低仿制药价格。然后,不断增加国内创新药物的比重。

面对机遇和挑战,一些投资者变得越来越理性。

倪琳表示,前一段时间(医药投资)过热,投资者整体上将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对投资专业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张寒还认为,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短期内投资热情可能会有所下降。“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行业已经过热。随着市场调整政策的出台,包括资本市场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向一级市场的传导,市场降温是一件好事。未来,市场将变得越来越理性,并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张寒指出,从长远来看,他仍然对生物医学产业持乐观态度。

卢大中还表示,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景和投资该行业的决心永远不会改变。他强调:“我相信我们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投资。”

标题:生物医药投资迎“冷静期” 资本瞄准创新性研发新风口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