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3字,读完约3分钟

12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部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负责人会议。与会代表提出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各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畅通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范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

a股市场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呼声由来已久。然而,除了2015年7月救市的需要外,证券公司花了1万多亿元全面收购a股,近年来进入市场的大规模中长期机构基金寥寥无几。毕竟,是什么阻止了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

首先,没有合理的回报。长期以来,a股市场没有改变。总的来说,在股票基金有限的情况下,容量正在扩大。2008年底,a股上市公司的总数只有1602家,但今天,有近3600家,而且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一倍多。大量公司挤占了发行股票融资的空间,随之而来的再融资和大股东减持给股市带来了巨大的吸血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基金和长期基金都难以产生长期财富效应。从个人股票分红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再融资,忽视分红”的痼疾。通过各种方式发行额外的货币是很常见的。不少“铁公鸡”已经多年没有派息了,但同期派息率超过国债利率的公司却寥寥无几。如果我们不能给中长期基金稳定的分红回报预期,无论是哪种基金,我们都会放弃长期投资理念,转而在市场博弈中追逐利润,股市必然会追涨杀跌。

经济日报:是什么绊住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脚步?

其次,很难参与上市公司的运作。目前,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是,机构投资者和中长期基金应该定位为金融投资者,不需要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这实际上是一种无视投资者权益的态度。说到守法、严肃和负责任的公司管理,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司库;但是,如果像贾跃亭这样的“老来”和“长盛生物前董事长高”,恐怕只会打击的投资。散户股东不想参与运营和管理,所以他们可以用脚投票。然而,机构投资者也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感到不安或漠不关心。还有谁能防范上市公司的重大操作风险?

经济日报:是什么绊住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脚步?

除上述障碍外,还有许多规定,如投资比例、范围、期限等。,这限制了中长期资金发挥作用。即使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这些规定也是合理的,但它们也束缚了机构投资者的手脚。如果我们坚持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单一的风险控制手段,恐怕很难引起中长期资金的兴趣。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吸引中长期资金,而职业年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也需要维持和增加资本市场的价值。为了吸引这些中长期基金进入市场,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不要忘记你在资本市场的主动性,认真学习国际上的共同做法,把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作为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石,并保护各种股东的权利,如知情权,监督权,参与决策的权利,选择经理的权利和依法归还资产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为各类基金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舞台,中长期基金才会不断进入市场。

标题:经济日报:是什么绊住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脚步?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