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于解元)“新年,贴花、窗花都是红色的。”随着孩子们清脆的儿歌,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

在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里,沈阳和大同的人们挂上春联,去购买大型收藏品,舞狮和举行新年用品,在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中寻找浓厚的新年气息。

一排排的摊位、叫喊声和人群...农历28月初一,沈阳沈北新区的浦和大集已经是一派热闹景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前忘记繁忙的工作,参加大型聚会,在传统节日里感受家乡的烟火。

蒲河大藏历史悠久,是中国东北最好的之一。公历的每2、5和8天是收集日。冷冻秋梨、冷冻豆腐、冷冻豆包...由于东北独特的寒冷自然优势,各种各样的“冷冻品”在蒲河大藏中随处可见。

“在我们家买些冷冻梨,冷冻起来,然后一圈一圈地过新年。”卖“冷冻食品”的摊主热情地对记者大喊。“在吃东西之前,你必须先用冷水来软化它,然后再咬一口,这既有宿醉的味道,又很油腻。”

原本藏在记忆深处的手工编织的篮子、野菜干、五彩缤纷的大被面,在浦河中随处可见,唤起人们心中的一丝温暖,让浓浓的新年味道弥漫开来。

“你可以在这里买到很多超市里没有的东西。它被称为新年,是为了抓住一个重大事件。”住在沈阳皇姑区的崔林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他的购物袋里有一个瓢。“这东西现在不容易买到。它被一个大葫芦切开了。葫芦的意思是“福禄”。用它包饺子被认为是“福禄双全”崔林说。

蒲河大藏非常热闹,几乎与此同时,山西古城大同和阳门的红色对联正式揭幕。古城门迎来了新的气氛,赢得了旁观者的掌声。

"玉水悠悠地诉说着古都的旧事,阳朔开启了新加坡元的时代."这副充满美丽祝福的对联是大同第十九中学语文老师齐桂林写的。“贴对联是春节最具仪式感的民俗。我没想到我的作品会被选中并贴在古城门上。我非常高兴。”齐桂林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同各界为大同古城的大门收集了春联。此次活动吸引了1000多名楹联爱好者,最终选出了17幅获奖作品,其中3幅悬挂在河阳门、清远门和武定门作为代表。

“古城墙是大同的城市记忆,书法艺术是中国的经典文化。二者的结合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城市记忆的丰富和深化。人们总是觉得一年的味道很淡,事实上是因为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了人们心中的隔阂。”中国书法协会的成员李元韬说:“这个活动是一年品味的回归和复兴,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参与中品味一年的品味。”

沈阳和大同:古老城市的人们寻找一年的味道

今年是渭北研究所举办“渭北新年书法展”的第六年。展出的50多件书法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大同,一座“北京三代两朝”的古城,在新的一年里有着强烈的品味,它的厚度散发着活力。

“年度口味”在哪里?也许是因为当地收藏的“烟花”的独特味道,因为古老城市大门上燃烧的对联,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每个重聚家庭的欢笑。

标题:沈阳和大同:古老城市的人们寻找一年的味道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