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11字,读完约22分钟

编者按:

目前,银川市各县(市)已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预期、全面落实居民就业、保障基本民生、确保市场主体、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确保产业链稳定、确保基层运行任务等方面做了扎实工作。 努力克服COVID-19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决定性战役的完成和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兴庆区的花卉产业欣欣向荣。记者苏勇照片

兴庆区:群众就业有增加收入的渠道

五月,当草长起来飞起来的时候,我走进了兴庆区蔬菜育苗中心。环顾四周,各种农作物在温室里茁壮成长,张争镇的几十个村民正忙着照料蔬菜和水果。如今,在家工作和在工业基地工作已经成为群众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一个好渠道。

旅游+扶贫:美丽的农村和富有的人

张争镇因其众多的湖泊、湿地和美丽的风景而受到游客的青睐。现在,这里有了新的变化:风景点、果蔬采摘、买花、农家乐、夜市……张争镇不仅开辟了乡村旅游的新途径,也为当地村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罗今年28岁。三年前,她的丈夫生病了,她的两个孩子还很小。她的家庭重担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想挣钱,但她不能离家太远。知道了自己的困难,这个镇帮助她找到了一份温室工人的工作。“这份工作离家很近,我得去取车送过去。我必须做好工作,过好生活。”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4月下旬,在该镇开设食品街的消息传出后,该地区的贫困家庭积极报名,反应热烈。几天后,所有新设立的60个展位都已入驻。据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内有五家大型旅游企业,分别是湖、潭溪谷、花鼓谷、华夏河图、沙温泉。有20多个农舍,蔬菜和水果采摘温室和花卉销售温室,可容纳300多个工作岗位。目前,已与企业建立就业联系制度,优先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村长工厂:把产业延伸到家门口

去年,马小兰在银川市伊诺服装河边村的扶贫车间当了一名缝纫工人。马小兰告诉记者,她的家离工厂大楼不远。我听说有一个扶贫服装工作室,她第一次报名了。记者了解到,同一个村子里有十几个姐妹来和马小兰一起工作,她们的平均工资超过2000元。

另一方面,在滨河家园第五村,李志林已经在大蒜剥皮厂工作了两个月。前一段时间,他担心疫情会影响到村里工厂的启动,使他失去收入。村干部打电话来开始工作后,他的担心被消除了。“我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几十美元,我非常满意。”李志林熟练地切大蒜根。

不远处,在银川新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马永兵和他的妻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熟悉所有的果树,并把30多个温室,如苹果、梨、桃子和杏子,保持得井井有条。他们每月挣6000多元。

兴庆区选择了易用、灵活的工作时间,在乡镇和田间建立了扶贫车间、村工厂和工业基地,将产业延伸到贫困人口的家门口,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

稳定就业的有力措施:让群众有充分的利益感

记者从兴庆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了解到,兴庆区把“稳定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采取有力措施,让人们感受到“有收获”。

兴庆区开展了企业劳动力资源和就业需求调查,收集掌握了就业需求、求职需求、培训需求和创业需求信息,开展了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需求对接服务,提高了劳动力就业成功率。通过兴庆区“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大政策解读和就业信息宣传力度,通过团体等渠道准确向群众推送招聘相关信息。了解返乡农民工信息,明确返乡农民工的人数、时间、方式和培训人数,实现“点对点”服务。通过电话宣传、视频等方式,对辖区内企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据悉,为了提高设立卡的贫困劳动者的就业积极性,在省外设立卡的贫困人口每年将获得1000元的交通生活补贴,而在省内设立卡的贫困人口每年将获得600元的交通生活补贴。鼓励扶贫企业或扶贫车间吸收和带动就业,对带动就业10-20人、20-50人、50-100人和1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的扶贫企业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5万元和8万元。(记者肖)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金凤区的现代农业硕果累累。记者詹思佳照片

金凤区: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回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市第三...面对COVID-19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金凤区做好了“六稳”工作,全面落实了“六保”任务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关注项目,稳定投资,依靠行业稳定就业

金凤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企业有序复工生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自3月以来,试点建设项目的繁忙景象打破了许多天的沉默。

金凤区对照年度投资目标和中央预算投资方向,规划88个同级基本建设项目(含园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总投资256亿元,年计划投资9亿元。随着重点项目的陆续恢复,金凤区在实施安全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重点项目的恢复,为企业提前复工复产敲响了警钟,补充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与此同时,金凤区还清了建筑企业拖欠的729.6万元,帮助建筑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短缺问题,政府发放了1.4万个一次性口罩,并协调采购。组织上游物资供应企业复工,确保项目建设原材料供应。一季度,“6+3+1”模式完成投资13.35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社会投资占97.4%,投资贡献率增长23.19%。区委书记亲自带领团队走出去招商引资,签下了58科创和米虎西北总部的项目,并完成了10亿元的投资。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近日,金凤区退伍军人事务局在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通过严格考试,选择了7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涉及就业创业、消防、驾驶、烹饪、家政、育儿、园艺花卉、农业等近20个专业。

通过颁布《金凤区关于克服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消费稳定就业的若干措施》,金凤区从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就业补贴政策、稳步扩大就业岗位等方面稳定了就业创业环境。抓住春耕黄金季节,完成小麦2000亩、蔬菜10309亩、瓜果3040亩春播,确保农业稳定就业。举办“春风行动”24小时网上招聘会,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和农村综合经营发布5期就业信息,提供748个就业岗位。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679个,转移就业农民工19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9%。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转变职能,稳定预期,关注痛点,帮助企业

COVID-19肺炎爆发后,金凤区率先出台八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措施和九项促进消费、稳定就业措施,清理民营中小企业欠费1091万元,减免辖区税费1665万元。在贸易、建筑、工业和农业领域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四个交流小组,举行私营企业研讨会,并探讨和制定政策和措施,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联系来应对这一流行病和恢复经济。采取“政府+银行+担保”的合作模式,设立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并按1: 10的比例扩大其发挥信用激励作用。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一季度,金融业实现产值10.14亿元,同比增长4.3%,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23.55%。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宁夏新中原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合同,为受疫情影响且无法按期履约的企业提供劳动仲裁等服务。3月份,增值税发行的周平均增幅接近10%,第一季度新增2591家市场实体。

2月14日和2月26日,金凤区分两批兑现补贴资金840万元,直接惠及5个商业综合体、21个大型超市、45个蔬菜网点和14个出租国有资产的个体工商户,惠及3000多家企业,带动商业综合体减租6550万元。

对1247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增值税补贴94万元,支付订餐补贴114万元,向档案卡持有者、散居孤儿等困难群体发放消费券92.39万元,惠及3952户5287人。小牛自动化等15家工业企业将获得833万元的技术创新奖。(记者詹思佳)

西夏区举办现场招聘会。记者李阳阳照片

西夏区:多元主动服务让“六个稳定”和“六个保障”扎根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西峡区西华园街道星洲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杰经历了一个从“聪明的女人没有饭难煮”到“家里有饭吃,心里没有慌”的转变;公民马琰已经走出了找不到工作的焦虑,在新的岗位上容光焕发;兰佳伟欣喜地发现,在温室里种植比工作挣得更多...他们是西夏区努力实现“六保”和“六保”的见证人和受益者。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多措并举确保基层运行

“疫情爆发时,我们没有材料储存室,更不用说防疫材料了。当时,提高防疫材料是非常伤脑筋的。我们向西峡区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材料问题仅在一天内就解决了。现在我们的防疫材料储备充足。”5月18日,说话间,郭杰打开了物资储存室的门,记者看到里面有消毒剂、口罩等各种防疫物资。

为了保证各种生活防护用品的供应,西夏区应急管理局采取了国内外采购、自治区银川市竞争、企业捐赠的方式。截至目前,已收到社会捐赠的消毒剂、体温计、食品、蔬菜等防治材料73批,购买各类医疗防护用品51批,争取区市分配一次性口罩14.23万个,消毒剂1.8吨,其他材料近1万件(仅西峡区就分配了口罩23.7863万个,消毒剂20吨,红外线体温计413个,以及酒精、帐篷、八宝粥、枸杞泥等大量其他材料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受春节假期和疫情等因素影响,防控物资的采购、调拨、搬运和装载往往存在没有社会化装卸队伍的问题。为此,西夏区应急管理局党支部动员全体党员成立兼职“装卸队”。随后,装卸队主动了解城镇、街道等一线单位的需求,及时将一些急需或较大的物资直接送到门口。

开展技能培训,帮助摆脱贫困

“自今年年初以来,特别是自疫情爆发以来,西夏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一直将确保和稳定就业放在工作的首位。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为西峡区和银川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招聘了2300多名员工。”西夏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科主任郝阳说。

马琰在西夏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从马琰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在其他地方工作了几年。他原本计划在未来找一份新工作,但他没想到会爆发。偶然间,马汉在网上看到了西夏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发布的企业招聘信息,并主动联系该中心,说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就业需求。一周之内,该中心告诉马琰,他已经找到了一份符合自己专业和需求的工作。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今年以来,为稳定就业,西峡区一方面采取措施帮助农民工重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人员短缺的问题。自疫情爆发以来,西峡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开展了员工在线技能培训,并为电工和消防员举办了10期培训班。500多人在网上学习了理论。

解决财务问题,有序恢复工作

几天前,西峡区星井镇甘熙村村民兰佳伟在大棚里种的12个小甜瓜已经卖了一个空。兰佳伟做了初步计算,赚了10多万元。然而,三个多月前,作为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他很担心,因为他因疫情而不能外出工作。没有工作的地方,也没有足够的钱留下来种植温室。我该怎么办?当他担心的时候,村干部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像及时雨——建立档案的家庭可以在邮政储蓄银行无息贷款。兰佳伟申请贷款后,不到一周就获得了10万元的贷款,并支付了半年12个工棚的租金8万多元。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怀远观光夜市也有近20户个体经营者。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他们克服了资金短缺的困难,成功地恢复了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宁夏银行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五家银行已向甘熙村300多名农民发放了1000多万元贷款,帮助他们发展农业。(记者李阳阳)

永宁县多个部门努力确保蔬菜的运输和销售。记者陈玲照片

永宁县:稳定民生政策的“底盘”

在特殊时期,为了稳定民生的“底盘”,永宁县推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精准高效的政策救助。从一个生活困难的普通村民身上,记者看到了政策底部发出的汩汩温暖。在众多配套政策的共同努力下,记者看到了无数人接受的政策福音。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永宁县城乡人民在脱贫致富、攻坚制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记者采访:这项政策使穷人的生活有保障

永宁县宁敏镇五河村村民苏与丈夫离婚多年。苏和杨华雨有四个孩子。离婚后,苏独自一人带着四个孩子。记者了解到,苏本人是一级视力残疾,患有糖尿病,没有劳动力。她独自抚养她的儿子,她的生活真的很艰难。

今年年初,电网成员拓万发了解到苏一家的实际情况后,迅速向村委会汇报了苏一家的情况。经村委会研究决定,一家被列入自下而上保障名单,享受医疗保障、家庭护理和综合生活服务。从那以后,苏的衣服每周都有人帮她换,床单每月都有人帮她洗,她每月可以免费理发一次,有人照顾她,每月洗一次澡,她的家庭医生每周都来给苏检查一次。除了这些安全服务,村委会还与苏的弟弟苏签订了日常护理协议,苏的内源激励卡每月将增加200个内源激励分数。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村党支部书记马宁和村委会主任苏占川定期到苏家做客。电网成员涂万发和村组组长马忠成了苏的管家。第一书记和村里的居民也成了苏家的常客。

苏享受的民生保障服务在永宁县却不是这样。今年,永宁县实施城乡低保(含城乡老年人)动态管理,28户28人退出城市低保,增加8户9人,53户63人退出农村低保,增加39户53人,增加132户132人。该县的201个“边缘家庭”被纳入后续监测,符合政策的4个家庭和4个人被纳入最低保障的覆盖范围,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政策福利:民生福利无处不在

永宁县根据标准居民对食物、衣着、住房和交通的基本需求,启动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精准高效的民生工程模式,开展了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临时救助、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为保障基本民生,自填平民生的弊端以来,反应热烈。

在巩固扶贫成果中,永宁县今年实施了全县范围的自来水接入工程,遂宁镇玉海村饮用水工程也全面开通。玉泉营和黄羊滩农场自备深井自来水水质接受了全面质量检查。民生饮水安全已成为民生工程上市监管的重中之重;为应对残疾人生活保障工作,永宁县2365名残疾人获得生活补贴70.83万元,护理补贴63.48万元,46名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永宁县《预防贫困人口返贫监测预警动态救助机制实施方案》实施后,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安排和动态管理,使贫困人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4户符合救助条件的13人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并获得救助款。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今年,永宁县根据相关政策调整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本生活费和临时救助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人均年收入4000元调整到4560元,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标准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相应调整后,纯孤儿生活补贴由每月737元调整为937元;

对于因疫情影响而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人口,他们首次被列入临时援助名单。43户43人的困难家庭获得14.06万元的临时救助,201户低收入家庭如低收入家庭、老年人、贫困儿童和孤儿获得100元的临时生活补贴,2500多户特困和低收入家庭按期获得价格补贴。3400多人受益于足够的大米、蔬菜和防护设备的分发。

在保持基本民生的市场中,永宁县凝聚全县力量,用政策的“好钢”在最前沿,真正把政策福利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记者陈玲)

贺兰县移民在金桂镇尹光村扶贫工业园工作。记者梁晓宇照片

贺兰县:稳定就业、惠民生、促进发展

自今年恢复工作以来,贺兰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就国家和自治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了家训,重点是企业吸收重点就业群体、稳定就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补贴申报等。

贺兰县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服务,包括再就业、招聘、培训、就业和创业,为“稳定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线上线下”多举措联动招聘

今年4月以来,宁夏和丰乡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枸杞芽基地达到了种植高峰,每天有80多人在这里种植枸杞芽。通过劳动招募,50岁的王举芳于3月23日开始在基地工作。

同样在金桂镇的尹光村,有105个西红柿大棚一排排。在此期间,村民那文祥正忙着吊西红柿的绳子。“我以前在很远的地方工作。现在我在村里的扶贫工业园工作。我每天用120元赚很多钱。”南文祥说。

白天去村里的工业基地工作,中午回家做饭,不耽误对孩子和老人的照顾。在贺兰县的各个乡镇,这些场景正在成为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新状态,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招工在家门口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

今年,贺兰县结合疫情变化,积极开展全县居民网上和网下招聘活动。目前,已经举办了17次招聘会,包括8次网上招聘和9次“百日”就业扶贫线下的招聘会。共有130家参与企业,提供5550个就业机会,涉及能源和化工、纺织和服装、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互联网和综合产业。超过2,551名求职者接受了咨询,提交了1,459份简历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惠企政策为企业减负增添了活力

5月13日,贺兰县就业创业中心邀请银川市就业创业服务局为近百家企业举办了贺兰县受益企业就业政策讲座,对社会保障补贴、就业保障补贴、就业技能培训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引导企业进入、理解和深入理解政策。

银川爱力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张硕明民表示,银川地区现有41家门店,员工560余人,每年的转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成本较高。“听完这次的介绍,我回去后会积极申请相应的补贴,这样会给企业减轻很多经济压力。”

今年,贺兰县及时梳理了区、市、县各类稳定就业扶持政策,下发《惠企惠民就业扶持政策十四条》2000多份,编制了面向群体和类别的就业创业政策卡。宣传、邀请市就业局的工作人员进行“惠企业”就业政策的介绍,努力了解所有就业和创业政策,享受这些政策,并加以弥补,注入“为企业复工、复产”

到目前为止,已经宣传了80多条政策信息,分发了8,000多份小册子,回复了300多条政策咨询服务热线。发放失业保险基金323.83万元,惠及1683名职工。技能提升补贴39500元,惠及34名员工;稳定就业补贴资金480600元,惠及27家企业,惠及2104名员工。发放了59,100英镑的临时价格补贴,惠及2008名员工。

准确的交通来解决就业问题

为应对疫情,贺兰县出台了《贺兰县返乡农民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计划》,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出门、上车、下车、进厂门”的点对点精确运输,确保他们安全返回工作岗位,顺利返回工作岗位。同时,成立了重点企业就业保障24小时招聘小组,并安排专人开展企业就业需求调查。收集了71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发布了2000多个岗位需求信息,为19家重点就业企业解决了545个岗位。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同时,全面推进大学毕业生、企业下岗职工、贫困家庭建卡等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已有9855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动收入达到4770万元。分20个时期对1000人进行了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分3个时期惠及90人,培育了225个创业主体,带动了697个就业岗位,创造了572个新就业岗位。(记者梁晓雨)

灵武市再生资源配送基地项目。记者张碧倩照片

灵武市:以重大工业项目推动优质发展

“我们将按照首席服务官制度与各部门紧密合作,随时解决进入公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切便利服务,让公司进入我们灵武市开始建设和投产。”近日,灵武市副市长杨国龙在蒙牛集团(灵武)奶业产业链优质发展100亿集群项目建设现场告诉记者,随着该项目的建设,未来将在这里建设一座日产鲜奶加工能力2000吨的高端液态奶加工厂,配备16条世界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蒙牛集团(灵武)奶业产业链项目:规划高标准奶业养殖基地

杨国龙表示,为了紧密满足项目和企业的需求,灵武市各职能部门应主动提供前端准确的服务。对于蒙牛高端液态奶、贺兰山奶业等重点项目,应优先支持水回路等基础设施,确保配套设施到位并按期投产。目前,规划面积3万亩的白土岗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已吸引了55家大型乳品企业入驻。目前,已有27家企业签署了入住协议。据估计,到今年年底,该养殖基地的奶牛数量将达到10万头,日产鲜牛奶1500多吨。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蒙牛集团(灵武)100亿集群项目的建设,带动了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投资。拥有数万头奶牛的新奥畜牧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今年以来,该公司在观光畜牧业的基础上引进了2000多头澳大利亚奶牛。

“蒙牛集团(灵武)奶业产业链的优质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商机,也为水产养殖、种植业、农民增收和扶贫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蒙牛集团(灵武)乳品产业链优质发展十亿集群项目董事长杨告诉记者。

再生资源配送基地项目:建成后,将解决1500名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

如果蒙牛集团的(灵武)优质乳品产业链发展数百亿集群项目能够使灵武市的乳品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发展,那么灵武市可再生资源配送基地的建设将使可再生资源再次成为灵武市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

记者在位于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生资源工业区的灵武市再生资源配送基地项目基地看到,占地367亩的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基地计划设立废金属回收分拣区、非金属回收分拣区和公共服务区。据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22家标准化工厂全面建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一批回收企业陆续入驻投产。

“在2018年的环境整治中,一些企业退出了这个园区。通过集中交易基地的建设,这些企业纷纷回归。该项目的建设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再生资源配送基地项目负责人李耀山坦言,作为灵武市第一个工业地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吸收周边地区100多家大型再生资源运营商,通过规范运作,每年将加工处理200万吨再生资源,解决当地1500人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1万多人就业。

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据报道,今年以来,灵武市以重大工业项目支持经济发展,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领域。截至目前,已启动项目68个,运营率74%。与去年相比,形势有增无减。特别是在工业项目中,采用给传统项目注入新鲜血液、利用项目规模和提高新项目质量的方法来帮助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灵武市将大力推进兴黔风电、华润年产40万吨废钢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促进工业企业升级。加快灵武养殖基地、贺兰山奶牛场和高标准农田供水建设,促进一、二次产业融合发展。(记者张碧倩)

标题: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