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6字,读完约1分钟

4月15日,王芙蓉以“防疫控制”为主题的面部造型作品在家中展出。

居住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芙蓉不仅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防疫前线,而且以他高超的面团造型技巧,记录了战争前线感人的故事和场景,做出了生动的作品。他以包头市昆都仑区黄河西路19号友谊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原型,在7天内制作了34个不同形象的面塑,再现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辛勤劳动。作品完成后,王芙蓉将其赠送给了黄河西街友谊四区19号,方便当地群众参观。(记者彭源照片)

面部雕塑记录了战争的“流行”时刻

4月15日,王芙蓉在家做了一个主题为“防疫”的面塑。新华社记者彭源照片

4月16日,来自包头市昆都仑区黄河西路街道友谊19号社区的志愿者杨桂芳展示了她的面部整形作品。新华社记者彭源照片

4月15日,王芙蓉在家做了一个主题为“防疫”的面塑。新华社记者彭源照片

4月15日,王芙蓉画了党徽,为抗击疫情的人物画像。新华社记者彭源照片

4月15日,王芙蓉在家里整理了自己的“防疫”面塑。新华社记者彭源照片

4月15日,王芙蓉在家做了一个主题为“防疫”的面塑。新华社记者彭源照片

标题:面部雕塑记录了战争的“流行”时刻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