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9字,读完约4分钟

霍庆顺正在创作年画

霍庆顺正在指导小学生创作年画

农历新年之前,也是霍庆顺最忙的时候。

几天前,每天都有成群的中小学生来到京杭大运河附近的千年古镇杨柳青,走进著名的“虞城画村”,聆听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人讲述年画中的中国新年。

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是中国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中的第一幅,因其工艺精湛、内容丰富、色彩绚丽而享誉海内外。霍青顺,出生于天津杨柳青年画作坊,是禹城画村的第六代传人。5岁时,他和艺术家一起学习年画,12岁时,他开始和父亲一起学习印刷木制年画。他逐渐掌握了杨柳青年画的“钩、刻、印、画、裱”五种制作技法,尤其是印刷绘画艺术。

杨柳青:新年图片反映了更好的生活

记者来到禹城画村采访的当天,霍青顺正在向十几名小学生展示杨柳青年画的印刷技艺。他手拉着手帮孩子们打印新年照片,看着兴奋的脸,高兴地闭上嘴。“数百年来,杨柳青年画的主题和内容都得到了丰富,但无论它如何演变,都离不开它的核心词‘年’。据我了解,杨柳青年画蕴含着人们不变的最初的心,那就是渴望更好的生活!”

杨柳青:新年图片反映了更好的生活

“在人们的印象中,杨柳青的年画似乎是‘抱鱿鱼的胖娃娃’,但事实并非如此。”霍庆顺告诉记者,传统的杨柳青年画大致分为五类:儿童、女士、民俗、民俗和偶像。“不管什么样的新年图片,它们都充满了积极的能量。例如,《赵匡胤送镜娘千里》的侠义精神《孟母坏掉的机器》解释了养育孩子和成为天才的方法

通常沉默寡言的霍青顺,对年画的谈论颇多,因为他也有一个不变的初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杨柳青木刻年画。杨柳青木刻年画兴盛于明清,衰落于近代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由霍青顺的父亲霍玉堂创建的“虞城画村”,是当时仅存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坊。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国优秀民间文化成果的日益保护,杨柳青年画逐渐复兴。目前,霍青顺已获得“中国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称号,并获得杨柳青木刻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他的推动下,孩子们也将传统年画的制作视为“一件大事”。

杨柳青:新年图片反映了更好的生活

目前,霍青顺正在发掘整理各种历史文物和文献,并“为杨柳青木刻年画立档”。他说,杨柳青木刻年画的造型风格和艺术风格继承了中国工笔画和民间版画艺术的特点,保留了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技术。它以生动有趣的主题、美丽真实的形象、有趣的装饰构图和绚丽多彩的色彩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年画的内容突出了民族传统,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农耕社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和向往,成为中国传统“新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年画,并学会制作”是霍庆顺的“当务之急”。

杨柳青:新年图片反映了更好的生活

“西青区特别重视杨柳青木刻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并将其作为一个文化品牌进行推广,给予我们大力支持。”霍庆顺说,他现在定期在中小学和社区举办讲座,普及年画知识和技能。从去年开始,天津大学还开设了一门特别课程,要求他每周花半天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杨柳青年画。杨柳青木刻年画技术复杂。一般来说,完成一幅年画的绘画、雕刻、印刷、绘画和装裱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每个过程都需要仔细研究和仔细体验。学年绘画就像上大学。杨柳青年画艺术家一生中能学会两个过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霍庆顺说,杨柳青年画的创作应该提前完成。在创造好的产品之前,有必要研究中国传统民俗,深入了解民间文字的特点。“因此,研究年画制作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杨柳青:新年图片反映了更好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杨柳青木版年画不再是人们庆祝新年的必需品,但年画中所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难道不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变的价值追求吗?“在新的一年里,你不能再贴年画了,但是年画的精神应该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霍庆顺表示,他将在有生之年继续推广和继承杨柳青木刻年画的文化价值,“用年画弘扬中华精神,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记者陈建强·刘茜)

标题:杨柳青:新年图片反映了更好的生活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