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0字,读完约8分钟

核心阅读

美国在中国归还了361件(套)流失文物和艺术品,意大利在中国归还了796件流失文物和艺术品...2019年,中国丢失文物的追回和归还取得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归还文物1000多件。

近年来,中国积极有序地推进文物寻回工作,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文物寻回规则贡献了中国的力量和智慧。

展示归还的文物,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传达归还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文物的归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理解。

文物回归数量多、品位高,已成为一年一度的文物盛会的亮点

如果我们回顾文物回归的历史,2019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今年2月,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了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归还仪式。中国共有361件(套)流失文物和艺术品被归还,涉及多种文物,时间跨度长。这是2019年1月中美两国再次签署《关于限制中国文物进口的谅解备忘录》后,中国丢失文物的归还。这也是自2009年签署备忘录以来,中国第三次也是最大一次归还丢失的文物。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今年3月,在中国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孔蒂的见证下,意大利归还了796件遗失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这批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马家窑文化中的四个环形彩陶壶、西汉彩茧壶、唐代彩陶骆驼、宋代白釉雕花碗和明代绿釉陶床...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批文物时间跨度长,地理分布广,品种丰富,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8月,8件在日本失传的一级文物——曾伯克父亲的铜器被跨国追索归还。从曾伯克的父亲怀疑在中国丢失的青铜配件在东京文物拍卖市场的出现到这些青铜配件的安全归还,曾伯克的父亲在日本丢失的8件青铜配件在5个月内成功地追溯到中国。根据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研究鉴定,这批青铜器中的8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1月,文化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在国家博物馆为圆明园的马寿铜像举行了捐赠仪式。何鸿燊先生正式将马头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在与何鸿燊达成共识后,国家文物局将马头铜像分配给北京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并归还原址,结束了其百年回归。

11月底,国家文物局、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和土耳其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一年多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了两件非法丢失的文物归还中国。遗失文物的归还仪式在土耳其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举行。

回顾这一年,归还中国的文物的数量、等级和意义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色彩和经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表示,海外流失的中国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物的回归与国家控制混乱的兴衰密切相关,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心弦。

文物回归“中国之声”的呼声明显增强,文物的“中国化实践”备受关注

丢失文物的“回家”之路并不总是平坦的,甚至可以说是艰难和危险的。在每一件遗失文物的归还背后,几乎都有曲折的故事。

曾伯克父亲铜像组织者的回归,进一步探索了通过外交和犯罪渠道促进文物修复的模式。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收到一条线索,称曾伯科的父亲将于近期被一家日本拍卖公司拍卖的青铜器被怀疑是在中国非法丢失的文物。同日,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并在三天内获得了这批青铜文物是近年来被盗并非法出境的相关线索依据。随后,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分别牵头开展外交咨询和刑事侦查,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共同推进。公安部刑事调查局立即部署了相关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上海市公安局迅速启动,查出了文物持有人的情况和文物走私的证据链等关键信息。在外交努力和刑事调查的共同努力下,日本拍卖机构公开宣布将暂停文物拍卖。经过多次协调和协商,文物持有人于7月同意无条件向国家移交青铜器,并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可以说,曾伯科父亲的青铜器是近年来在国际文物市场上成功阻止非法贸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一批价值最高的归还文物。文物的成功归还是文物部门、公安机关和驻外使馆共同努力选择最佳追索工作方案的结果;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在日本政府的合作和协助下,中国实现了日本文物的归还,为国际文物的找回和归还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案例。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在意大利丢失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归还是近20年来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最大一次归还,也是中国和意大利根据两国政府打击和防止非法贩运文物的双边协定进行的第一次成功的实际合作。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国内文物市场查获大量涉嫌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并立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相关信息后,立即与意大利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对接,开展丢失文物的追回工作,组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几个国家文物出入境审核管理机构开展鉴定研究,向意大利方面提供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文物归还要求。2019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终裁定文物和艺术品应该归还中国。经过12年的长期追索,这些在意大利非法丢失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已经回归祖国怀抱。这一重要成就不仅是两国文化遗产合作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合作追回和归还流失文物的一个新范例。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中国积极有序地推进文物寻回工作,不仅维护和运用了现有的国际公约体系,也为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文物寻回国际规则贡献了中国的力量和智慧。刘玉柱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文物修复和归还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多层次提高的新阶段。文物回归的“中国声音”明显增强,文物修复的“中国实践”备受关注,文物回归取得突破性成果。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动员一切力量促进更多丢失文物的归还

展出的珍贵文物有博元铁、乌牛图、芝墓浮雕、龙门石窟雕刻佛像、秦墓园金饰、、圆明园青铜虎斗士、曾伯克的父亲青铜装配工等。讲述了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和精彩故事。2019年9月至11月,由文化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归还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观众络绎不绝。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国家文物局组织各种力量积极策划展览,向公众展示归还的文物,讲述归还的故事,传达归还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文物的归还。丢失海外100多年的西周青铜“胡夫”于2018年11月归还。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其分配给国家博物馆收藏。2019年1月29日,“胡夫: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胡夫”公开会见观众。在意大利遗失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被归还后,2019年4月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归还——意大利归还中国遗失文物”展览,展出了700多件文物。马寿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后,立即在2019年底举办了“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精致的马头铜像为展览增添了光彩。到目前为止,圆明园12个丢失的动物头中有7个已经回来了。十二头动物从“分散”到“团聚”的旅程也向观众讲述了一段历史。业内人士指出,文物返还展览不仅有利于公众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做出贡献,促进更多流失文物的返还。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所有国宝都要赢”,2019年文物回归的记忆被固定在12月26日。郑振铎抢救香港散落文物书信捐赠调拨仪式暨纪念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郑振铎等关于抢救散落在香港的文物的信件》包括1952年至1958年郑振铎先生与“香港文物秘密采集队”成员之间166页的通信和电报存根,内容涉及采集队的组建、文物采集的原则、真伪鉴别、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

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这项工作很麻烦,但结果很好,效果也很好。我希望继续努力工作,不怕麻烦,为人民服务。兵是全心全意的,而革命工作是一件麻烦的事.”"如果你不为国家做什么工作,你就不会后悔。"这封信记录了许多重要文物的抢救过程,是党和政府重视抢救香港散落文物的重要史料,见证了新中国文物保护的艰难历程。致力于文物回归的老一代人的心在这一页上。如今,国家的关注和社会的参与正在形成一股合力。人们期待更多丢失的文物“回家”。

标题:去年一千多件文物“回家”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