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2字,读完约6分钟

编者按

新年伊始,寒假即将来临。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进行“审美之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假期的选择。其中,儿童可以通过交流、欣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美,逐步发展健康积极的审美能力。有人说美丽是无形的竞争。美学不仅是艺术修养,也是健全人格的构成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素养。在这个问题上,通过美学与诗歌、美学与生物学的融合,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中的美,体会到美学的无形精神需求,探索美育在激发人格、增强自信方面的独特价值。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两只黄鹂唱绿柳,一排白鹭飞向天空……”

"...停下来,坐在爱林峰的夜晚,二月的霜叶是红色的……”

"...野径的云是黑色的,而河船的火是孤独的……”

"...日出比火更好,春天像蓝色一样绿……”

"...绿色的竹帽,绿色的麻纤维,斜斜的风和细雨不用回报……”

你能想象在阅读这些古诗和欣赏相应的美丽中国画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吗?

因为在美术馆工作,我经常被邀请到文化活动、艺术机构、中小学与读者分享中国画和中国诗歌的故事。每次演讲前,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直接读唐诗宋词是很美的。有必要同时看中国画吗?

我将回答你,中国是众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不间断的文明。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什么?一方面,唐诗、宋词等汉字以及经史子集是汉字承载的文化瑰宝;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的形象,这主要是继承了中国画。

图像对于历史的传承非常重要

传说中国文明的起源是“河图洛书”,而《易辞上》记载:“河水出画,罗出书,圣人出书。”这个圣人指的是伏羲,中国人的祖先之一。据说伏羲时代,一匹龙马出现在黄河上,并带着“河图”;另一只乌龟从洛水出现,带着“洛书”。根据这幅“画”和“书”,伏羲发展了“八卦”,后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古人也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图像对于历史的传承也非常重要。今天,当我们研究历史和考古时,图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许多人物和事件,简单地用文字记录和表达,会过于抽象,但一幅画面的出现能让我们瞬间身临其境,直观地理解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和概貌,因此图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学者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绘画对于掌握和理解历史的必要性,形成了“左画右史”的习惯和说法。事实上,许多古代中国画都是宫廷画家或专职画家的作品,画家的角色与今天的官方新闻摄影师相似。在没有发明照相机的时代,古人,尤其是皇帝、王子和显要人物,想要记录他们看到、想到和感受到的一些东西和图片,所有这些都通过专职画家的画笔保存下来。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自近代以来,教育对形象的关注远远少于文字

无论是《河图洛书》的文化渊源,还是《左图右诗》的文化传统,都表明“图”与“文”自古以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毫无疑问,图片直观生动,可以更好地拓展读者的阅读体验。只有理解和掌握图文两个方面,我们才能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正如每个人谈论古希腊和罗马文明一样,他们总是首先想到古希腊和罗马的伟大艺术和建筑。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不幸的是,自近代以来,教育系统一直特别偏向于写作。今天,人们对图像的关注少于对文字的关注。即使在今天,当我们想要讲述一些事情并表达某个观点时,我们如何使用图像和符号来传达图片和文本呢?大多数人会感到分离和不知所措。然而,如果我们了解中国画,我们就会知道中国人一直擅长用图像和符号来记录知识和传达情感。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诗歌、绘画和历史故事的结合将给孩子们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在每一个分享和解释的过程中,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些美丽的中国古代诗词和文本,如果配上有趣的中国图片、长长的知识和故事,很容易被读者(尤其是孩子)看到。看清楚之后,他们的眼睛会发光...我们之所以要写和出版《墨西哥中国文化艺术启蒙》、《中国色彩绘画》和《诗画共读》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孩子们可以看到:“在金泰园,武陵人以捕鱼为生。如果你沿着一条小溪走,忘记路的距离。突然,有一片桃花林,沿着海岸数百步。里面没有杂树。草是美味的,树正在大量倒下。渔民非常不同,所以他们想变穷。当森林里的水被排干后,它会通向一座有着小开口的山,就像有光一样。然后放弃船,从口中进入……”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流传了几千年,一直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成语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就像建筑,交通就在鸟和狗之间,黄色的头发正在脱落,快乐是令人愉快的,这是“对人类来说不够的”。在明代四大画家之一仇英的作品中,最终出现了一个情节清晰、色彩鲜明的意象版本。

至于李白的“一个月亮挂在首都,一万只木槌在敲打”,是什么样的场景?白居易的琵琶行“夜晚,我在浔阳河上向客人告别,秋天的枫叶和成熟的灯心草沙沙作响。我,主人,已经下了马,我的客人已经登上了他的船,我们举起了我们的杯子,想喝水——但是,唉,没有音乐。尽管我们喝得烂醉如泥,但我们并不感到快乐,当河水神秘地向满月扩展时,我们就要分别了……”怎么会有一千次,让人惊讶和叹息?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在苏东坡的《赤壁赋》中,有什么样的“如怨如渴,如神往,如泣如诉”,以及“江面上的清风和山中的明月”?

还有《青山楼外山》、《蜀道难上青天》、《懒画片》、《我的琴随山月明》,甚至还有《红楼梦》中的《谁有惜当红香碎》,一幕接一幕,所有中国历史和文学的重要场景和时刻,都可以让孩子们看到色彩斑斓的国画经典。

我想特别介绍的是,艺术家的创作绝不是基于空的想象,而是几乎每一支笔都有它的起源,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国美学的基因无处不在。看下面图片的图形对比,我们一眼就能看出:

一千年前苏东坡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的诗人也说:“诗是一幅健全的画,而画是一首无声的诗。”可以肯定的是,“诗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美学的基因或“源代码”。

我想,让今天的读者,尤其是儿童,近距离了解中国绘画和唐诗宋词的意义,他们能相提并论吗?如果说唐诗和宋词是书面形式的美丽中国,那么中国画就是平面形式的浪漫中国。希望读者在重新审视和审视中国画时,能够感受到跨越千年的“诗画”和“史诗”的色彩和画面感。唐诗和宋词是如此美丽,中国画是如此有趣和感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同时又能清楚地阅读它们。

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边肖:曾玉容,中信美术馆馆长)

标题:诗画:中国美育的重要基因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