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1字,读完约2分钟

2018年3月至6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部署地方质量监督部门,着力提升农业供应体系质量,确保粮食安全为中心任务,继续实施“质量检查与打假”行动,严格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违法案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绿化做出积极贡献。国家质监部门共派出执法人员11.788万人,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8591家,查处农产品质量违法案件639起,涉案金额915.058万元,减少农业生产损失1035.642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各地通过多种手段推进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实效:

一是“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在继续实施。各地质监部门对数量大、范围广的农产品实行免费检测,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面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农民对虚假知识的识别和辨别,现场接受农民举报。农村有17,786个村,56,281户,抽查10,936批,现场快速检查2,286批,组织宣传活动3,265次,发放宣传资料688,109份,群众咨询举报56,380人。安徽省质监局会同安徽省化肥行业协会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开展了以“假冒农资、以质促农”为主题的名优农产品咨询、免费抽样检测和展示活动,宣传了农产品收购知识、假货识别方法和农民投诉举报方式,并向部分农民和贫困家庭现场捐赠了50吨化肥。河北省石家庄市质监局会同著名化肥生产企业,连续两年向山村农民捐赠“配方肥”,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并使农民切实受益。

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二是化肥、农机及其配件是执法检查的重点,质量违法案件得到严格查处。全国共查处化肥生产企业3777家,查处化肥质量违法案件488起,涉案金额713.8万元。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查获一起伪造生产许可证号、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复合肥的案件,查获假冒伪劣复合肥325吨,涉案金额56.6万元。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仪陇新区,一起化肥销售标签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案件被查获,农民损失60多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第三,联动和治理将促进区域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共确定并纠正了76个农业材料关键领域。聚焦重点领域,采访重点企业,联合整治升级,推动区域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贵州省将区域创新与品牌建设、质量提升有机结合,动员质量稳定、规模大的化肥生产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培育区域品牌,促进质量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引导地方政府加强执法力度,在秋季开展农产品打假“质量检查、利剑”等专项行动,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标题: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