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6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程琦)一首彝族大歌《蝉之歌》和《公祖罗寨》;一首蒙古长调民歌“北方的山脊”;“绿水,泉山,百鸟争鸣”的口技独树一帜,几个国家级非遗产传承人的精彩表演给这个炎热的夏日带来了阵阵清新。7月6日,“首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优秀成果推广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图举行

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程琦/照片

据报道,2015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全面启动。本次推介会总结了抢救记录的验收情况,公布了第一批抢救记录的验收结果,并颁发了参赛证书、优秀展览组织者证书和“观众喜爱影片”证书。与此同时,参与电影的精彩片段被播出。

“老年以来,技术怎么样?自“追忆永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展览月”系列活动启动以来,郭图电影院已有约2000名观众观看了电影。郭图电影院的放映快满了。在推介会上,公布了3部观众在展月期间投票选出的“观众最喜爱的电影”,分别是“木偶剧(邵阳木偶剧)”、“沈少三-掷石锁”和“杨其和-杨家泥塑”。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图举行

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程琦/照片

在活动现场,几个国家非基因遗传者进行了精彩的表演。盘沙银华和黄晓宋轶队演唱了彝族的大歌曲《蝉之歌》和《公祖罗寨》;巴马德演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北山岭》;牛给观众带来了“绿水、青山、百鸟”的口技;秦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跳昌黎秧歌。90岁的学生沈绍三向他的弟子们展示了投掷石锁的武术技巧。

活动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程琦/照片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为了配合展会,“时间容易变老,技术呢?永恒的记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展于当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图书馆举行,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展览按时间顺序回顾了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历史,并以图片、图像和装置艺术的形式详细展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成果。展览还原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中口述历史访谈的典型场景,设计了由22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肖像组成的装置作品《技术》。记忆不会一天天变老,它展示了录像和时间流动交织在一起的画面,反映了文化情感和人文关怀。国家图书馆还开设了一个在线展览区:ich.nlc,以便通过更多的渠道向公众展示救援记录的结果。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图举行

7月7日和8日,国家图书馆还举办了“快乐健康生活”、“多彩贵州”和“切肉刀?剪刀。砌砖刀匠的故事,三场放映和创意交流活动,为公众创造了更多与国家非遗传性传承人和优秀创意团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标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图举行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