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基金经理的去留

国际金融新闻记者姜金利

介绍

铁甲基金公司,流动基金经理。自今年年初以来,离开公开募股行业的“领导者”人数创下新高。

据wind统计,截至8月2日,今年更换雇主的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10人,而2016年为94人,2017年同期为101人。

对比今年的月成交量,我们可以发现基金经理的换手潮出现在3月、6月和7月。《国际金融新闻》的记者从许多公众募捐者那里了解到,这主要与年终奖金的发放时间有关。

据报道,大多数基金公司将在春节前发放年终奖,一些基金公司要到4月或5月才会发放年终奖。通常情况下,打算换工作的基金经理会在收到年终奖金后提交辞呈,这与交接时间一起导致了上述三个月的离职潮。

然而,退休基金经理通常对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守口如瓶,因为公开发行行业有一个“静默期”,即他们不能在离开公司后立即担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静默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

四种情况是离开公司的主要原因

根据各公司发布的公告,“个人原因”一般写在基金经理辞职原因一栏。那么,这些所谓的“个人原因”是什么呢?记者从许多业内人士透露的信息中了解到,主要有四种情况。

第一个案例是“从公众到公众”。其中大部分将流向投资研究团队相对成熟、规模相当大的其他基金公司,而一些公开发行的基金公司将选择加入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率先组建自己的投资研究团队。例如,4月底离开汇丰金鑫的明星基金邱东荣,加入了8月1日刚刚成立的中耕基金。为了吸引人才,新成立的基金公司通常会给予丰厚的股权激励。

年内换东家的基金经理达110人 4情况成主因

第二种情况是“从公有到私有”。据一些内部人士称,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往往选择“私有化”,因为他们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与私人银行和其他机构合作,他们为高净值个人提供私募产品。如果他们表现出色,他们可以获得高额的管理费佣金。不过,业内一些人士认为,今年上市和私募的人不会很多,因为市场不好,私募产品的表现普遍不突出,甚至很多私募已经倒闭。“上市和私有化”的热潮通常发生在牛市中。

年内换东家的基金经理达110人 4情况成主因

第三种情况是学生因为表现差而被迫离开班级。据报道,大多数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进行为期两年的评估。如果基金业绩连续两年排名在最后一个季度,基金经理可能会被淘汰。

第四种情况是,原来的公司治理出了问题。至于具体细节,知情人士表示不便透露,但调侃道:“快乐的公司大多都是一样的,而不快乐的公司也有自己的不幸。”。

留住人才有不同的方法

对于基金经理的离职,业内一直存在争议。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上海一位公开募股人士表示,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证明了公开募股行业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也有利于优胜劣汰。

然而,另一位公众投资者认为,优秀的公共基金经理的“私有化”与国家倡导的普惠金融理念背道而驰。“优秀的投资和研究人才应该留在公开募股行业,为公众理财,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近年来,公开募股流向了私募,为金字塔顶端的高净值个人提供服务。”

事实上,为了留住人才,基金公司做了很多尝试。例如,一些公司实施了股权改革,让基金经理成为股东。然而,业内人士提到,由于许多基金公司都是国有背景,空的股权激励空间有限。

一些公司已经调整了基金经理的薪酬结构。过去,基金经理的薪酬主要与业绩挂钩,但现在规模的增长和管理费收入也包括在内。加在一起,工资将高于原来的单一标准评估。

此外,一位来自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基金行业协会有规定,基金公司需要对基金经理实行收入递延。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当年的部分收入应递延至2-3年,递延收入的具体比例和时间由各公司自行决定。

然而,这些人认为这种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可以减少基金经理追逐急功近利和短期投机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也给基金经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一旦业绩不好或在递延期间出现失误,他们可能就无法获得递延收益。“以前有一个基金经理出轨了,他的妻子去了基金公司。最后,递延收入被公司罚款。”

标题:年内换东家的基金经理达110人 4情况成主因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