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3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改善,并逐步加大了力度。这说明了两点。首先,农村人居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给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二,中央政府已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列入重要议程,并决心解决这一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基本问题。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问题?只有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治愈疾病。

从公共产品视角 看农村人居环境

总的来说,农村人居环境属于农村公共产品,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农村公共事务问题。讨论农村公共产品,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共产品。跨行政村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公共财政应该承担供给成本;农村户外公共产品一般被认为是准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应以“受益者付费”的方式解决。

应该说,农村生活环境不仅包括纯粹的公共物品,如跨越行政村的道路,还包括准公共物品,如乡村道路、道路和垃圾收集。笔者认为当前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主要是准公共物品问题。可以说,本世纪初以来,公共财政为农村提供纯公共产品做出了巨大努力,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农民普遍满意。目前,农村准公共产品主要通过投融资方式解决,即村民集资、逐案集资、财政奖励和补贴。近年来,“一案一议”的整体效果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根据各种估计,中国农村每年需要大约3000亿元的建设资金用于“一个案例,一个讨论”项目,以解决道路硬化、环境卫生、照明、场地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农村每年完成的“一案一议”项目总投资只有1300亿元左右,建设资金缺口超过55%。由于“一案一议”项目的总投资远远不够,只能用于农民最迫切需要的项目,如道路硬化,往往难以考虑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问题。一些村庄由于缺乏公共资金,十多年来无法清理整顿垃圾,导致垃圾包围村庄。因此,由此判断,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主要是由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从长远来看,要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必须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体系和机制入手,对症下药。

从公共产品视角 看农村人居环境

那么,“一案一议”项目的建设资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缺口呢?“一案一议”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农村户外准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应坚持“公共救助”的原则。目前,“一案一议”项目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资金筹集、集体投资、捐赠和赞助以及资金奖励。其中,财政奖励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应低于50%。然而,据调查,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的财政奖补比例已经超过50%,有的甚至高达90%。“民间援助”被异化为“民间援助”,这与“受益人支付”准公共物品的原则相去甚远,受益人无需支付必要的费用就能享受福利。也就是说,受益人的“给付”具有明显的“空白”身份,这使得“一案一议”制度没有发挥作用。迫切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尽快完善“一案一议”的管理体制。

从公共产品视角 看农村人居环境

在这一点上,生活在城市社区环境治理中的经验值得学习。在城市社区,居民一般需要缴纳两项费用,一是物业管理费,其中包括社区垃圾收集费和环境卫生费;二是垃圾处理费,是指将社区收集的垃圾转移到市政部门进行处理和填埋的费用,由社区物业管理部门收集后转到当地政府国库。可见,城市社区的公益事业是“民有”的,没有“公援”。国家对农村户外公益事业实行“民办资助”,这是农村发展的一项扶持政策。基层在实际运作中不应异化为“民间援助”。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取向,贯彻“受益者付费”的基本原则,完善“一案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制度,才能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资料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经济管理司司长刘强)

标题:从公共产品视角 看农村人居环境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