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4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曹勇

记者孟兵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是一个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巴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尤为重要。自十九大提出农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霸州中心支行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转移,服务“三农”。

引导金融资源下沉,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金融支持农村振兴,首先是建立和完善适合农业和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制定《巴州市金融支持农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2018-2020年)》之初,中国人民银行巴州市分行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截至6月底,辖区内13家企业金融机构中有10家设立了“三农金融部”,全州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1%,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这一目标将达到80%,企业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比例将超过85%。

新疆巴州 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农业金融产品是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6月底,国家支农取款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2%,银行卡受理终端机双语操作系统改造完成率达到65%,银行机构乡镇网点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接入率达到100%,实现了机构网点“村村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与此同时,地方农业信贷产品不断丰富,中国农业银行霸州分行整合“惠农电子贷款”、“惠农电子支付”和“惠农电子商务”三大功能,打造了覆盖全国45%农民的“三农”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泉州农村信用体系也大力推进“农信通”业务,一次性发放贷款,累计支付347亿元,有力支撑了农村经济发展。

新疆巴州 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加强货币政策引导,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金融资源“下沉”的背后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引导。仅2018年上半年,全州支农再贷款总额达9亿元,11家企业金融机构享受RRR定向减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优惠政策。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霸州分行还通过“三农”金融部评估、地方贷款新增存款比例评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业务重心下移,真正做到“一县一市,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市场化发展与政策引导的有机结合,真正将惠农财政政策转化为支持农村振兴的实实在在的货币。

新疆巴州 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也需要不断完善支付服务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2017年9月,霸州中智率先开发并推出了中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电子地图,通过数据模拟计算出实现区域金融覆盖的最佳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金融服务站,让村民可以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社保支付等业务。以最便捷的方式,普惠金融服务可以进一步深化。同时,分行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信用评级结果开发农民信用贷款产品,形成信用与信用的联动机制。截至6月底,全州共评估信用村71个,信用用户23000多户,发放农民信用贷款9.7亿元。

新疆巴州 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关注农村发展的不足,帮助农村工业繁荣

金融支持农村振兴,优质钢材应该用在最前沿。中国人民银行霸州中心支行以服务农业为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主线,为霸州“稳粮、改棉、促畜、强果”农业发展战略提供金融支持。和硕农村信用社将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为着力点,帮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流转39万亩土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若羌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以适合当地发展的林果业为目标,贷款总额16.7亿元。如今,该县已形成“夏果秋枣”的产业格局,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枣种植基地。

新疆巴州 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延伸农业产业链和增加农业附加值也是金融支持的重点。巴州棉花、工业番茄等经济作物具有独特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库尔勒农村商业银行在辖区内重点支持农产品购销和仓储物流发展,形成“银行+仓储龙头+农户”的三方合作共赢模式;中国银行霸州分行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探索形成“银行帮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团结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增强相关方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此外,库尔勒银行通过巴州中支行大力推进分行农业供应链融资,引导创新实施“种植户+收购企业+银行信贷”的平台融资模式,成功发放新疆首笔农户个人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突破了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障碍”,激活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标题:新疆巴州 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