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周翠

在最近召开的全球智能经济峰会和第八届智能城市博览会高层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光大银行发布了《共享经济下的便利服务创新——基于开放式支付服务模式的研究》报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日常生活支付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跑腿、排长队、不透明和体验差,这些一直是便民服务的难点之一。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以民生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改革,推进支付服务的普遍化和便捷化是深化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实践“少跑腿,多办数据”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报告显示,随着支付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支付服务模式的创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支付服务1.0-家庭到商店模式、支付服务2.0-分散终端模式和支付服务3.0-开放共享模式。开放共享模式可以整合高度分散的三方用户:第一,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如水、电和天然气,以及服务提供商,如房地产、教育和医疗保健;二是银行、支付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渠道;第三,个人、企业、商家和其他类型的支付用户。该平台为三方提供高效、准确的连接和服务,打破了传统结算能力和服务终端封闭、分离的状态,构建了一个广义的支付生态系统。

研究报告显示:缴费业务走向开放共享

开放式支付可以显著提高支付便利性,降低支付服务成本,促进银行业转型和金融服务普遍化,释放金融技术授权效应。研究发现,开放式共享模式可以用于低成本、高效率、批量的网上支付项目。每个支付项目在市场拓展、系统开发、网络建设和硬件设备方面可节省约30万元。如果全社会采用开放共享模式,将节省数千亿的社会投资。

研究报告显示:缴费业务走向开放共享

随着支付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支付服务向开放共享模式发展是大势所趋,这种模式将从基础设施服务领域逐步渗透到更多的公共生活服务领域。2017年,中国开放共享支付模式的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据估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年均80%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占在线支付市场的37.5%,占整个生活支付市场的19.8%。

研究报告显示:缴费业务走向开放共享

未来,“一个账户、一个平台、全生命周期服务”将成为生活支付服务的发展趋势。开放式支付平台整合的业务类型将不断丰富,涵盖生产生活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收费项目,贯穿个人从出生到学习、工作、家庭生活,再到退休养老的整个生命过程。

标题:研究报告显示:缴费业务走向开放共享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