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看到宁夏老乡们因高血压备受折磨,却缺医少药、找不到有效治疗方案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近日,在宁夏银川市一场高血压公益义诊活动现场,陈华接受记者专访时,眼神坚定地说出了这番话。多年来,为了让宁夏父老乡亲摆脱高血压困扰,她踏上了遍访全国名医的公益之路,用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

 

缘起:基层见闻触动公益初心

陈华与宁夏的缘分,始于 5 年前的一次基层调研。当时,她跟随公益团队来到宁夏南部山区,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因高血压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还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有位老乡告诉我,村里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直到出现严重症状才去就医,可当地医疗资源有限,根本找不到好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陈华回忆道,这些场景深深刺痛了她,也让她萌生了为宁夏父老开展高血压公益治疗的想法。

然而,高血压防治是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尤其是宁夏部分地区居民存在饮食高盐、气候干燥、运动量少等特殊情况,治疗方案需要因地制宜。“要想真正帮到老乡们,必须掌握科学、适配的治疗方法,而这离不开权威专家的指导。” 陈华说,从那时起,她便开启了遍访全国名医的征程。

寻路:跨越千里叩开名医之门

为了寻找在高血压诊疗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陈华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的三甲医院和科研机构。起初,她的走访并不顺利。“很多专家工作繁忙,一开始根本没时间接待我,甚至有人以为我是来推销产品的。” 陈华笑着说,但她没有放弃,每次都会提前了解专家的研究方向和出诊时间,带着宁夏基层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一次次登门沟通。

在北京某知名医院,为了见到心血管内科的李教授,陈华连续一周在医院门诊楼等候。“我跟李教授说明来意后,把收集到的宁夏患者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当地医疗条件等资料一一呈现,告诉他这些老乡真的需要专业帮助。” 陈华的执着和真诚最终打动了李教授,李教授不仅详细解答了她的疑问,还主动联系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专家,一起为宁夏高血压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建议。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陈华先后拜访了 30 多位国内高血压诊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涵盖心血管内科、预防医学、营养学等多个领域。每到一处,她都认真记录专家的诊疗思路、用药建议,以及针对宁夏地域特点的健康干预方法,笔记本记满了厚厚的 5 本,手机里也存满了与专家交流的录音和病例分析资料。“每次拜访都是一次学习,专家们不仅给了治疗方案,还教会我如何向老乡们普及健康知识,让他们从源头重视高血压防治。” 陈华说。

落地:公益行动守护父老健康

带着从名医那里学到的知识和整合的资源,陈华开始在宁夏各地推进高血压公益项目。她联合当地卫健委、乡镇卫生院,先后在银川、吴忠、固原等地开展了 20 多场公益义诊,为近万名群众免费测量血压、诊断病情,并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同时,她还邀请部分专家远程会诊,为重症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协调爱心企业捐赠降压药品和血压监测设备。

在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村民马大爷患有高血压多年,因用药不当导致血压控制不佳,时常头晕头痛。“陈老师带着专家来义诊时,帮我调整了用药,还教我怎么通过清淡饮食、适量运动辅助控制血压。现在我的血压稳定多了,也能帮家里干点农活了。” 马大爷感激地说。

除了义诊送药,陈华还注重培养当地基层医疗力量。她牵头组织了多期高血压诊疗培训班,邀请专家为宁夏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村医授课,讲解高血压规范化诊疗、并发症预防等知识,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500 余人次。“只有让当地医生掌握专业技术,才能实现高血压防治的长效化。” 陈华表示,如今不少村医已经能独立为村民进行血压监测和基础治疗指导,老乡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展望:公益之路永不停歇

谈及未来的计划,陈华表示,她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名医的合作,针对宁夏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开展更多精准化的公益诊疗项目。同时,她还计划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宁夏地区高血压患病原因及防治效果的研究,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只要能让宁夏父老的血压平稳下来,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付出再多都值得。” 陈华说,她的公益之路没有终点,会一直坚守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宁夏父老的健康福祉。

 

标题:专访陈华:踏遍全国寻名医 只为守护宁夏父老 “平稳血压”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jj/3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