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肯尼亚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在内罗毕签署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发展和运行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将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化中非在农业、卫生保健、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研合作。

“我希望通过学术交流和培训合作,促进肯尼亚生产、教育和研究的一体化,并帮助建立一个创新和创业中心。”肯尼亚教育部长阿米纳·穆罕默德(Amina Mohamad)表示,肯尼亚和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将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肯尼亚将把这一合作作为帮助实现2016-2025年非洲大陆教育战略和2030年肯尼亚愿景的机会。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科学合作的重大项目之一,该中心已成为面向整个非洲地区的国际学术合作平台。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和非洲共同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学教育机构,位于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校园内,汇集了中国18个科研机构的力量。自2013年成立以来,它已与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20个科学和教育机构合作,并先后启动了45个合作研究项目,为非洲国家培训了122名研究生和160多名培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理事会主席保罗·坎耶里(Paul Kanyari)表示,该中心不仅提高了肯尼亚的科研和教育能力,还成为中非在生物多样性和农业领域合作的重要枢纽。现代农业技术示范作为中心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肯尼亚玉米示范种植已连续三年完成;肯尼亚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是当地常规品种的4-5倍;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和肯尼亚种植的甜高粱亩产量增加了40%以上。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通过考察非洲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促进非洲科研人才的培养,对中非科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非研究中心副主任薛俨告诉记者,他正带领当地研究生在肯亚山和阿伯代尔开展水资源监测和调查项目,相关研究小组在非洲三大湖区和周边城市开展水资源监测工作已有10多年。该中心成立后,与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环境部门就建立水资源环境监测网络达成共识,为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和对策。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肯尼亚学生塞缪尔·保罗·卡加梅(Samuel Paul Kagame)因其优异成绩获得中国奖学金,目前正在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说,非中联合研究非常符合非洲国家的实际需要,在水资源保护利用和作物栽培示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感谢中国科学院给我提供了研究中国农业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经验的机会。回国后,我将努力解决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塞缪尔说。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据报道,该中心与非洲相关合作单位进行了31次实地考察,联合发表了6篇学术著作,发表了78篇研究论文,获得了11项专利。在该中心45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内,设立了六个专业实验室,所有科研设备均由中国科学院提供,重点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理和遥感、自然产品开发、农业、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此外,中心还有一个162,000平方米的植物园。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据介绍,未来三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向非洲国家学生提供150个奖学金名额。今后,中国和非洲将共同建立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和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传统医药研发中心。(记者吕强)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中国和肯尼亚签署谅解备忘录——搭建中非科研合作新平台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