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5字,读完约3分钟

贵州有九山半水半田,到处都是美丽的山和公园。同时,它也是中国分布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岩溶裸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仍有280多万贫困人口。

承担着生态与发展“双重压力”的贵州,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大生态战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营造生态背景,培育绿色动能,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融合的绿色之路。

从冬天到贵州中部,群山仍然是绿色的。

贵州省黔西县利用淡季?乡镇村民黄十分重视刺梨苗木的施肥和修剪工作。2015年,黄在全部承包的7亩土地上种植了刺梨苗。今年,他的收入接近1万元,这不仅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还增加了他的收入。

贵州作为中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努力阅读《山经》,种下“摇钱树”,为大自然“留白”、“植绿”的发展筑起绿色屏障。景观具有更强的“背景色”、更高的“面值”和更好的“气质”。

自2015年以来,贵州在春节后组织全省干部职工自愿植树,并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使绿化一个接一个地占据了荒山。

据贵州省林业局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2017年,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405亿元,实施工程造林2896万亩。

为了建设绿色家园,贵州不仅在“种植”上下功夫,而且在“治理”和“管理”上做文章,牢牢地拴好制度的围栏,用严格的措施守护青山绿水。

2017年2月,贵州省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并发布了相关的临时管理措施。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包括禁止开发区、5000亩以上的永久性基本农田、重要生态公益林和石漠化敏感区等4个部分12个类型区,保护面积56236.1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1.92%。

为了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贵州省早在2015年就颁布了《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生态环境破坏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将党委制干部纳入问责体系,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

贵州对干部的“生态约束”也体现在对干部的考核上。近年来,贵州取消了10个贫困县的gdp考核,弱化了40个贫困县的gdp考核,增加了石漠化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等指标。

此外,贵州还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改革,如对领导干部离任后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对生态破坏进行终身问责,使这一制度成为一种刚性约束和不可触及的高压线。

通过一系列的硬措施,贵州山川的“面值”日益增加。2017年,贵州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贵州省出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吴炳泽王新伟)

标题:贵州:厚植生态底色 培育绿色动能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