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1字,读完约4分钟

灵武市民工扶贫车间宽敞明亮的工作环境。记者海昆照片

63岁的段淑娥(音译)是一个打牌的家庭,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就有机会工作挣钱,而且她也不用离开村子。在贺兰县洪光镇光荣村的扶贫车间,她在铝箔加工车间兼职,每月挣五、六百元补贴家用。

近年来,银川市创新了准确脱贫的思路,把建设蔬菜、水果、服装、手工编织、农产品加工入村等无公害、落地扶贫车间作为发展工业、促进就业、送就业到户的重要手段。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挣钱养家,小作坊发挥了很大作用。

突出显示一个

编织刺绣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做,你就能赚钱

6月17日上午,住在兴庆区月芽湖乡滨河家园四村的胡安琴和王志华吃完早餐后,来到离家几百米外的手工麻制扶贫车间工作。胡安琴编麻绳,王志华用细麻绳灵活制作杯垫。

54岁的王志华从未因病外出工作。两年前,自治区一级的非基因遗传者张静来到这个村子,开办了一个麻纺培训班,教大家做麻纺工艺品。王志华和他的妻子也报名参加了大麻编织培训。培训结束后,夫妇俩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始织麻。“这样做既简单又省力,你一个月能挣2000元,足够生活了。”离家近是王志华对扶贫车间最满意的地方。

扶贫车间“造就”幸福生活

西峡区镇北堡镇花溪村的“手工艺作坊”一个月前正式开业。范伟是这里的负责人。现在她在村里免费教妇女刺绣、编织和布艺。村子里的二三十个女人每天都向她学习技术。“镇北堡镇旅游资源丰富。我只想以做手工艺品为职业。教完所有人后,未来的供给将会令人尴尬,每个人都可以在家赚钱。”

“农村地区的许多妇女和老人将从事针线活,发展手工业扶贫车间将使他们更快适应。”据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扶贫车间专门引进了一些皮艺、手工、服装加工项目,技术含量低,可操作性强,起步快,保证了贫困群众有工作有收入。

亮点2

扶贫商城卖专业媳妇给女主播

“在智能妻子的直播室,所有产品都已发货,每个人都在关注,不会迷路!”两个月前,遂宁河美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室的“聪明媳妇”直播团队正式启动,27岁的女主播海燕每天都在忙着带货。

宁敏和美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室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和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子商务扶贫示范基地。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培育宁敏农产品品牌,培养技术人才,带动贫困户就业,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成本,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稳步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收入。

扶贫车间“造就”幸福生活

2012年,海燕从西海的古大山深处搬到了永宁县遂宁镇元龙村。她年轻的时候,能够出去工作。后来,当她结婚时,她的孩子出去不方便。碰巧村里建了一个电子商务扶贫车间,她在家。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我可以带货物,带婴儿,挣钱,和粉丝聊天。这是我心中的小康生活。”

目前,宁敏的电子商务扶贫车间已经雇佣了元隆村的52名员工,其中90%是女性,平均月薪为2400元。通过建设“宁敏河美扶贫商城”网上销售平台,我们可以在宁敏镇网上销售优质特色农产品,努力打造宁夏电子商务扶贫示范新模式。

亮点3

该行业在帮助造血和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是我国为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进行决定性斗争的一年。尽管自2014年以来,该市已经减少了4.1万人的贫困,36个贫困村庄已经脱贫,但我们如何确保已经脱贫的村民能够实现稳定的减贫?如何使全市现有的3个贫困村和1047名贫困人口致富奔小康?扶贫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以扶贫产业项目为重点,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贫困村农民意愿,探索“贫困户+合作组织”、“贫困户+扶贫作坊”、“贫困户+龙头企业”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新的经营主体探索“企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等长期发展模式,使贫困户不仅可以从土地入股和工资劳动报酬中获得红利,还可以通过参与农业行业体验,学习新技术,成为产业化劳动者,从而达到企业稳定就业、贫困户收入多元化的效果。

扶贫车间“造就”幸福生活

下一步,在扶贫车间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动机制,通过订单生产收入、劳动收入、资产扶贫收入、股权分红收入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真正把输血扶贫转化为造血扶贫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梁晓雨)

标题:扶贫车间“造就”幸福生活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