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7字,读完约6分钟

“非典来袭时,整个世界都在保护我们。现在让我们在90岁后保护你!”这一广为流传的声明不仅是一种逝去岁月的感觉,也是一个使命延续的誓言。

“90后,我已经长大了。现在是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自从COVID-19肺炎爆发以来,许多90年代和90年代后的白人士兵一直在掌权。他们是“流行病”战争前线的年轻突击队员,他们毫不犹豫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逆困难而行,无怨无悔”

“武汉疫情爆发时,很难见到当医生的同志,所以我想帮助他们。”这是江苏省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位老年医生李翔的最初想法,他选择了帮助韩。

回想起“出征”的场景,李湘清楚地记得,经过两次申请,他终于在2月13日作为江苏省第七批医疗队队员来到了武汉。

来到武汉第一医院后,李翔仍然负责ICU老年患者的治疗。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和沟通障碍,医务人员在治疗老年人时需要更加小心和耐心。因此,李翔和他的同事成立了一个小组,在这个小组里医生和病人可以随时交流。

在李翔治疗的病人中,有一对老夫妇。因为他们住在不同的病房,互相担心,李翔想出了通过视频电话让他们“见面”的主意。在他看来,医生不仅应该治疗疾病,还应该“治疗心脏”。“许多人认为90后太年轻了,但现在我们可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用更多新的沟通方法来消除病人的恐惧。”李湘说道。

虽然我仍然在武汉做我的老工作,但也有新的挑战。进入病房前需要穿防护服,这对于容易出汗的李湘来说是个大问题;如果移动范围较大,护目镜和面罩可能会偏离,从而增加暴露的风险。此外,连续工作6小时也是对体力的巨大考验。

乐观的李翔将这些归因于“90后”的优势:“我们更能适应穿脱防护服的过程,我们更能适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们必须在体力上有优势。”

回想起在武汉的日子,李翔认为这次经历是他事业和生活的一次突破。“90年代后,我们可以在前线战斗,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我们也可以和我们的前辈并肩战斗,战胜疫情。做出贡献。”

“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这一次,该我们上场了!”崔,是北京协和医院危重病医学科的一名90后护士,她在元旦晚上接到了一份“远征令”。"健康与生活息息相关。"一直记得医生誓言的崔毫不犹豫地说:“我随时都可以开始!”

"我希望用我的专业知识来最大化我的价值."作为首批援助湖北、抗击传染病的国家医疗队,当他们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大院时,对这里的流程和环境并不熟悉。“我们把联合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标准带到了武汉。我们每天都会与专家组的医生进行检查,根据患者每天不同的诊疗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关注门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与护理监督小组讨论改进方案。对患者的气道安全性和皮肤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白衣战士”90后在防疫线上:不辜负青春

遇到危险的操作时,崔往往会抢在前面。例如,帮助安排病人全身管道,检查气管插管的固定,可以充分发挥重症监护的专业优势,使病房护理工作更加有序、规范、安全。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这能给他周围的人带来能量和温暖。”他身边的人经常这样说崔。病房里有一个病人接受了一系列治疗,如鼻吸氧、气管插管、俯卧位、血液滤过等。,并在每个人的精心护理下成功拔管。然而,谵妄症状再次出现,他在医院的病床上坐立不安。崔带着护士守在床边,用纸和笔与病人亲切交流,病人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

“白衣战士”90后在防疫线上:不辜负青春

重症和危重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这使得医生和病人很难相互交流。此外,病人总是处于生命危险之中,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90后医生也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与并肩作战的崔有着相似的感受。

“通过我们和病人自己的努力,我们将非常高兴地看到他们的状况日益好转,最终他们从危重病房转到普通病房。我们还特意在防护服上写了“里根面条加油”和“武汉加油”,为病人和我们自己加油。”徐苑说,病人在离开前会互相说“再见”。虽然他们没有放弃分离,但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希望他们能尽快康复,并且在重症监护室“再也见不到他们”。

“白衣战士”90后在防疫线上:不辜负青春

“在最好的岁月里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在2月12日下午被送进医院,当我被送进医院时,我呼吸困难,气喘吁吁。当我坐在轮椅上时,我的儿子把我推进了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我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此,我要感谢徐州医疗队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精心治疗和精心护理……”

这封感谢信来自一位72岁的老人;徐州儿童医院麻醉科90后护士蒋官亭收到了这封信。

2月13日,江苏省至湖北省第七批医疗队成员蒋官亭携同事抵达武汉,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救治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老人非常配合治疗,有一天他向我们要了A4纸和笔。后来,我发现老人在离开医院前悄悄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姜官亭说道。

姜官亭还记得他第一次去上班的时候。"在病房工作了三个小时后,我感受到了在前线战斗的艰辛。"他说N95口罩的两条带子伤了耳朵;护目镜牢牢地卡在眼睛周围,镜框似乎卡在了肉里;气密的防护服让我们觉得呼吸困难。

“但后方的持续供应、前线的良好生活保障以及病人出院时的感激之情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姜官亭说,有厨师每天三顿饭为我们准备美味的食物,有司机确保我们安全及时地往返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所,还有志愿者尽最大努力帮助我们。“他们在前线,与我们并肩作战,这让我们充满力量。”。

“在最好的岁月里,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不辜负青春和青春。面对COVID-19的突发肺炎疫情,我们很幸运在90年代后站在了第一线,并给出了一个令人们满意的答案……”姜官亭在他的个人总结中写道。(光明。记者李正毅蔡琳袁青)

标题:“白衣战士”90后在防疫线上:不辜负青春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