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5字,读完约5分钟

图①:莫言《红高粱家族》的阿尔巴尼亚译文。图②:沈的《狼王之梦》的阿尔巴尼亚译文。图③:伊利亚兹·洪恩。韩硕

我在地拉那的阿中文化协会遇见了阿尔巴尼亚著名的汉学家伊利亚兹·洪。这位老人谦虚、健谈、优雅。早在20世纪70年代,洪先生就开始迷恋中国。50年来,他始终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见证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他翻译的《蛙》、《红高粱家族》、《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之路》等中文书籍在阿尔巴尼亚受到高度评价。2017年,他获得了第11届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

“理解和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是有意义的”

“中国人热情地张开了双臂,我想回家。”

1974年,匈奴以“友好使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他回忆道:“当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时候,我还很年轻。总之,我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很大!中国人民热情地张开了双臂,我想回家。不仅学习,老师也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令人惊讶的是,当时许多阿尔巴尼亚歌曲和电影在中国广泛流传。”匈奴的记忆是新鲜的。

在此期间,匈奴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仅仅半年时间,他就实现了与中国朋友从零开始到无障碍交流的飞跃。从1975年到1978年,司宪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中文。

1980年,司宪回到阿尔巴尼亚,成为一名记者,开始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匈奴利用语言,通过各种渠道关注中国,翻译有关中国的历史、政治和经济资料,并陪同阿尔巴尼亚总统访华。2002年,洪磊作为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北京,这让他有机会更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中国。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再次来到中国,北京完全变了,中国呈现出另一个景象。不仅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穿的衣服,说话的方式,吃的东西都在改变。当他们出国留学时,他们喜欢包子、饺子和宫保鸡丁;如今,餐馆随处可见,这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匈奴人说。

从留学生到翻译,从记者到外交官……身份已经改变,但匈奴和中国的关系从未中断。他丰富的经历使他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他谈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北京的变化,并不时提到“中国梦”、“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代中国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引起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兴趣。2013年,我收到出版社的邀请,翻译莫言的《蛙》。当时我犹豫不决,担心自己无法翻译出原来的风格和魅力。但是读完《青蛙》,我突然有了热情和信心匈奴说:“青蛙的故事在阿尔巴尼亚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文字充满了中国的味道和温度,令人陶醉。”

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老人一口气完成了青蛙的翻译。在此之前,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其他语言翻译成阿尔巴尼亚语,而《蛙》是第一部直接从汉语翻译成阿尔巴尼亚语的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出版后,得到了阿尔巴尼亚各电视台和报纸的热烈响应,受到读者的高度赞扬,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书籍。

莫言的作品描写得非常出色,用阿尔巴尼亚语来表达是不容易的。与经济和政治作品不同,文学作品的翻译不是简单的逐字逐句,而是应该尽可能接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尊重作者和保持其初衷的基础上,他们将向读者传达更多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信息。”此后,司宪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翻译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并获得了好评。

“理解和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是有意义的”

当我第一次见到莫言本人时,司宪非常激动。“他肯定并感谢我的翻译作品,并鼓励我把更多的中国文学和文化带给阿尔巴尼亚读者。”莫言作品的成功翻译进一步增强了司宪的信心,他先后翻译了《中国思想文化术语》、《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之路》等书籍。

“翻译应该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理解和讲述当代中国的故事是有意义的。如今,阿尔巴尼亚仍然需要更多关于中国、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当代中国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匈奴人说。

"我希望在更多的年轻人心中传播阿中友谊的种子."

2016年,司宪协助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翻译了阿拉伯语专辑《一带一路》,实现了《一带一路》在阿富汗的首次登陆。2017年,司勋获得第11届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司宪说:“获得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这个荣誉既是鼓励也是激励。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促进两国在文化、学术、媒体、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促进两国在新时代的传统友谊。不断恢复活力。”

“理解和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是有意义的”

为了弘扬阿中友好传统,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国关系发展,2015年,司宪与朋友们成立了阿中文化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通过翻译中文书籍、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青年交流,已成为培养阿尔巴尼亚青年汉学家的重要基地。

老先生常年在阿尔巴尼亚孔子学院讲学,讲中国的故事,并代表孔子学院参加中欧和东欧国家的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研讨会。他说:“我希望在更多的年轻人心中传播阿中友谊的种子。如今,阿尔巴尼亚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大大增强,有许多年轻人学习汉语。毕业后,他们可以有机会在阿富汗的中国企业工作。”

老人回忆起他去过中国的次数,直截了当地说他去过无数次。现在,他仍然每年去中国两三次,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匈奴的影响下,他的妻子也成了中国文化的粉丝,并写了《我在北京和地拉那之间的生活》一书。在许多场合,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老人讲述中国的故事。(韩硕人民日报)

标题:“理解和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是有意义的”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