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5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上海4月22日电问题:这种流行病催生了大量的外卖书籍。它能“满足对实体书店的渴望”吗?

新华社记者孙立平郭

随着北京和上海率先推动实体书店登陆食品外卖平台,外卖书籍正在成为城市里的“新事物”。

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活跃的“试水期”,外卖书籍的困境逐渐显现:价格高,选择少,营业额更难以匹配它所获得的巨大关注。“引人注目”的外带书是“读者急需”的创新还是实体书店的自助策略?

丁咚,你订的书正在送来!

位于上海福州路的一家有70年历史的外文书店今年春天率先在上海开设了外卖服务。

外文书店总经理顾彬介绍,第一批畅销图书,如《翻过来》、《福尔摩斯》、《夏洛特的网》、《木兰》、《韦氏词根词典》等。

22日,记者在外文书店的“外卖店”挑选了两本书进行订购。交货地点离外文书店约2公里,运费5元。“分拣在8分钟内完成”“骑手正在前往商家的途中”…订单地图实时显示配送链接。“你好,你的书已经到了。请在门口捡。”仅仅14分钟后,外卖兄弟打来电话。

交付的书就像一个“短版”包裹快递,两本书用泡沫纸和胶带密封,订单收据贴在外面。在评价页面上,一些网友写下了“用户体验”的赞美:“速度太快了,开心吧。”“我很满意,而且包装已经作为小快递寄出,这很让人心动。”

据报道,自今年3月以来,北京已有105家实体书店相继落户该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的30分钟送货服务。在上海,许多著名的书店也不同程度地尝试借书。在图书行业,“外卖”一度成为热门词汇。出版社也紧随其后,推出了类似的即时服务。

虽然有需求,但很难“吃”,而且外带书也很难解决书店危机

王赢,一个90后女孩,是外卖书籍的早期使用者之一。她觉得这种服务很贴心。“事实上,有时候我突然心血来潮想看书。如果我不马上得到它,阅读的冲动将很快消失。”

外卖书籍生来水平空,伴随着许多争论。批评家认为书籍是精神食粮,而不是食物,汽车外卖平台上的销售有点“侮辱”。赞成的人指出,存在是合理的,在“一切都可以拿出来”的时刻,拿出书只是与时俱进。

一些业内人士还指出,外卖书籍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效果。有些省份有“购书补贴”或“购书券”,所以他们希望尽快将购书券取出来。

上海网红书店“尹达书店”也设在外卖平台上,不仅销售书籍和杂志,还销售文化创意产品、玩具和卫生防护用品。各种优惠活动相当抢眼,如20元送货,5元运费,“69减5以上”和“99减10以上”。据书店称,自4月份以来,7家商店已经有大约200份外卖订单。

"说实话,我对外借书的前景并不乐观。"尹达书店创始人刘军坦言,网上书店是主流,网上购书的折扣率通常在34%到67%之间。相比之下,外卖书籍没有价格优势,这更像是实体书店的自助服务。

根据刘军的说法,目前,购买外借书籍的人似乎急需书籍,如参考书和研究生书籍。“销售额很小,对书店来说是九牛一毛,而且不是真正的阅读。”

阅读需求不能靠“快递兄弟”来维持,实体书店仍然需要创新

在这种流行病的持续影响下,很快恢复工作的实体书店还没有出现曙光。一些书店表示,销售水平仅回升了20%。在未来几个月,一些实体书店可能仍然面临生存危机。

对于实体书店来说,外卖书籍只是沧海一粟。“现场卖书”也是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它之所以成为一种形式,是因为“现场直播的人比现场直播的人多”。上海世纪多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冯杰表示,阅读是一种充满书籍的美妙体验。流行期间实体书店的各种“创新”需要回归阅读的本质——让读者从内心热爱阅读。

这种流行病催生了外卖书籍的热潮,它能“满足”实体书店的需求吗?

“这种流行病暴露了传统出版和实体书店的弱点。没有顾客进入商店,他们不知道读者在哪里,也没有办法与读者联系。”冯杰说。

在她看来,对阅读的需求不是由外卖兄弟维持的。网上书店、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聊天就像线下聚会一样重要。未来,实体书店应该努力创新,与读者建立深厚的联系。

冯杰透露,在疫情期间,朵云学院建立了一个在线阅读俱乐部,可以同时开放三个阅读小组,同时覆盖1500多人,而传统的离线阅读俱乐部只能容纳100多人。流行期间,读者住在家里,但在线阅读小组非常忙,经常讨论一个话题。

作为一项防疫措施,朵云学院推出了预约小程序,但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内就收到数万名读者的预约申请。逛完书店后,这些书迷大多加入了书店的“朋友圈”。通过推荐高质量的书籍和每天在朋友圈里开展“第二次杀戮”活动,书店每天可以从社交媒体的互动中获得数千元的“流量实现”。

“危机,永远是危险的有机。流行之后,如果实体书店想要拥抱未来,就必须冷静下来,培养内在力量,为读者提供更准确、更感性、更个性化的服务。”冯杰说。

标题:这种流行病催生了外卖书籍的热潮,它能“满足”实体书店的需求吗?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