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9字,读完约2分钟

北宋酱釉香炉。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记者11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成都市晋江区的琉璃厂窑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了出土的窑、厂房、水池、水井、挡土墙、坟墓、灰坑等。,以及大量的瓷器、陶器、建筑材料和窑具等标本。

南宋白釉酱玉壶春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琉璃厂窑,又称琉璃厂窑和华阳窑,五代烧成,延续到明朝700多年。它是成都平原著名的古瓷窑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该窑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933年,美国学者、原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进行了一次短期试掘。

此次发掘项目的负责人李逸介绍说,发掘工作获得了丰富的文物标本,包括瓷器、陶器、建筑材料和窑具。其中,五代至北宋初期的瓷器一般体型较大,器身较重。碗、盘、灯、罐、炉、盒、四系列罐、罐、瓶、盖等。很常见。釉的品种主要有青釉和酱釉,器皿表面装饰有青釉和酱彩。支钉音程被广泛用于碗和盘子的烧制。

五代绿色釉和绿色注射壶。照片承蒙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北宋末至南宋时期的瓷器外形一般较小,骨架变得较薄且较轻,形状类型也有所减少。碗、盘子、灯、盘子、瓶子、壶和双系统罐很常见。釉的品种主要有白釉、绿釉、酱釉和黑釉,瓷器表面装饰有化妆土和酱色。

李逸介绍说,当时,应时沙堆间距在装载和烧制碗碟和器皿的方式上很流行,在脚底印上各种几何符号、文字和图案,可能代表某些商标、标志和含义,反映了当时窑户之间的竞争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元代瓷器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减少,只能看到黑色的釉碗,制作粗糙,屠体沉重。陶器很少,主要是低温釉陶、动物模型等。,所有这些都属于丧葬随葬品。建筑材料包括瓷砖、滴水、管状瓷砖等。,而窑具可以被识别为垫板、垫圈、支钉、支柱、火照等。Sagger很少见。

李逸表示,此次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进一步揭示和掌握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外观、生产工艺和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为今后推进和加强该窑考古、美术、陶瓷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岳宜通)

标题:五代至宋元时期成都琉璃厂出土的大量瓷窑或设计商标相互竞争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160.html